為提升各單位宣傳工作能力,宜賓市總工會于2016年12月7日至12月9日在長寧縣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宣教文體業(yè)務培訓會。培訓會共有“正確監(jiān)看和應對網絡輿情”、“新聞寫作知識和技巧”、“新聞攝影技巧”三課,現(xiàn)將三日所學所感分三個部分細致匯報如下——
陳主任將網絡輿情管理的具體做法歸納為——加強日常監(jiān)測、鎖定監(jiān)測主要渠道、將輿情內容進行分類、規(guī)劃網絡輿情的監(jiān)測周期、輿情閱評工作、敏感問題重點查辦、組建網絡發(fā)言人隊伍、尋求意見領袖、加大與網民的溝通等九種。他提到,處置輿情需要經過發(fā)現(xiàn)、研判、處置三個關卡,而應對這三個關卡必須運用好看、快、刪、回、引、沉、教、評八個至關重要的字。
第一個字“看”,就是要善于監(jiān)看發(fā)現(xiàn)輿情,確保及時監(jiān)看無遺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重點關注九個方面:一是涉政治類的;二是涉領導干部的;三是涉社會穩(wěn)定的;四是涉突發(fā)事件的;五是涉環(huán)境保護的;六是涉弱勢群體的;七是涉民生民本的;八是涉行政執(zhí)法等敏感話題的;九是“事小影響大”的。比如作為自來水公司,我們應該重點監(jiān)測涉及社會穩(wěn)定、突發(fā)事件、環(huán)境保護、弱勢群體、民生民本等幾個方面的輿情。監(jiān)看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運用多種搜索引擎,通過百度、搜狗、360等,利用關鍵字直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信息,是最常用、最直接、最經濟的一種方式。二是運用監(jiān)測軟件監(jiān)看輿情,這能有效提升監(jiān)看水平和發(fā)現(xiàn)能力。陳主任為大家推薦了三款比較常用的輿情監(jiān)測軟件——輿情早報網的輿情秘書、四川新聞網的麻辣棱鏡、蟻坊公司的鷹擊。三是加強重點網站巡查盤查,就是要經常性地、不間斷地瀏覽可能會關注你的媒體和網站,特別是一些本地網站。例如我們宜賓地區(qū)就要經常關注宜賓零距離論壇、宜賓新聞網、互動宜賓、金江論壇、大宜賓論壇等。
第二個字“快”,首先要做到研判快,要快速的研判輿情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有無社會情緒基礎;二是信息是否對稱;三是有無民族宗教因素;四是有無利益群體參與;五是有無外國勢力插手。其次要做到回應快,要堅持網上快回應、線下快處置、結果快公報。例如2011年四川會理的“懸浮照”事件,就因該縣一名工作人員PS領導視察公路建設照片引起的,結果被網友瘋傳、惡搞。輿情出來后,當?shù)夭]有采取封堵和查刪的辦法,相反是當事人馬上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道歉,順便還在道歉信下方帖發(fā)了許多當?shù)芈糜蚊勒眨@得大量網友點贊,這就將負面輿情轉化為了正面宣傳。最后要做到處置快,要確保處置快就要做到四個第一時間:事發(fā)后第一時間、記者到達前的第一時間、媒體報道前的第一時間、輿論形成前的第一時間。在事發(fā)后的第一時間要做好雙處置:突發(fā)事件處置與媒體溝通同步;確保發(fā)言人進入第一知情圈、決策圈、行動圈;公眾參與進入響應狀態(tài),積極參與事件處置全過程。而在記者到達前的第一時間,一線處置團隊必須一有統(tǒng)一口徑、二有授權、三有全能團隊,主動引導、專業(yè)爆料、專人服務、全程陪同。在媒體報道前的第一時間,我們自身要利用官方網站、官方微博等第一時間發(fā)布官方消息,引導輿論導向。
第三個字“刪”,就是要對不良輿情或負面信息及時進行刪除。要建立快速刪帖通道,加強和網站媒體的溝通;要特別注重發(fā)揮群眾的舉報作用,各地各網站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得到輿情信息后,要及時對負面信息進行刪除,對不能刪除的帖子,要及時采取其它方式進行輿論導向挽救。
第四個字“回”,對研判需要回報的輿情,回復務必要及時、慎重和規(guī)范。突發(fā)事件類輿情要盡快了解大致情況,予以及時巧妙的回復;投訴舉報類輿情,要迅速調查核實,并第一時間向舉報者表示我方對他所述之事的重視;意見建議類的輿情,要采用“我們會認真研究,并積極采納”等態(tài)度積極的回復格式。
第五個字“引”,引就是引導,網上輿論引導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發(fā)布主題帖引導,通過精心策劃,從一開始就要主導網上輿論導向;一種是發(fā)官方微信微博引導,主動@各大官方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號,澄清事實。除此之外,引導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幾個原則:主動出聲定義事件、不斷更新補充信息、如有謠言及時回復、按照情況選擇圖、如果被@先證真?zhèn)?、運用知識科學方便、如有爭議客觀發(fā)聲音、引導議題另辟角度、密切觀察視情況而定。在“引”這個過程中,陳主任提到了幾種比較常見的處置方法,分別是——誠意致歉、改善行動、取悅逢迎、行為正當化、托詞辯解、攻擊謠言、堅決否認。
第六個字“沉”,即是通過技術處理來防止網上輿情炒熱。做法就是:將置于網站首頁或前幾個跟帖中的帖文下沉,減輕關注度。(沉后不要頂帖)學會將輿情“鎖”“聚”“收”。
第七個字“教”,利用會議統(tǒng)一思想,加強職工法制教學。
第八個字“評”,就是積極做好正面評論,撰寫網評文章,將輿論的風口轉向有利于己方的一邊。例如在洪澇中,突出報道雨中辛苦執(zhí)勤的交警,就會弱化網民對洪澇的抱怨,轉而向交警致敬,這樣輿論的導向就會轉向對政府有利的一方。
當前,企業(yè)應對輿情的傳統(tǒng)辦法已不足以應對新媒體環(huán)境。如何適應網絡化、信息化的挑戰(zhàn),不斷提升快速應對網絡輿情、正確引導網上輿論的能力,有效提高科學處置網絡輿情事件的能力,建立完善應對網絡輿情的工作機制,是當前企業(yè)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新任務,也是企業(yè)發(fā)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因此,陳亞鵬主任的這一堂課,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龍副總編提到:作為政府、企事業(yè)單位,我們常用的新聞寫作種類主要是消息和通訊。
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新近發(fā)生的、有價值的、群眾最關心的事實。消息的結構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束語四個部分。
導語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是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和最精辟的議論,以吸引讀者。龍副總編列舉了消息導語常用的幾種寫法:一種是敘述法,簡明扼要的寫出主要事實、經驗或對全篇事實材料進行綜合概括,揭示主要內容;第二種是提問式,把消息中要解決的問題或要介紹的經驗、做法以設問的形式提出來,然后用事實作答;第三種是描述式,對富有特色的事實或有意義的一個側面,用簡介的筆墨進行形象描述,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第四種是評論式,是對所報道的事實先做出評論性結論,然后用具體事實來闡明;第五種是引用式,即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義的語言作為導語。
主體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導語,闡述導語所揭示的主題,或回答導語所提出的問題。它的寫作需要做到: 一、要主干突出,要去頭緒,剪枝蔓,與主題無關的要舍棄,次要的要簡略。二、要內容充實,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其內容必要具體充實,這樣才有說服力,導語提出什么問題,主體就要回到什么問題,這樣才能緊扣中心,突出重點。三、要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要恰當?shù)膭澐侄温?,有條不紊地展開敘述,而安排出層次的順序, 龍副主編列舉了以下幾種——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相結合。
結語是消息也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話,闡明消息所述事實的意義,使讀者對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而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段,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應新聞事件或典型任務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的特性是嚴格的真實性、報道的客觀性、較強的時間性、描寫的形象性。
那么如何寫好通訊稿件呢?龍副主編從四個方面詳細的為我們講解了她多年寫新聞通訊稿件的經驗。首先要主題明確,有了明確的主題,取舍材料才有標準,起筆、過渡、高潮、結尾才有依據(jù)。其次材料要精當,按照主題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選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寫進去。再者寫人離不開事,寫事為了寫人,無論寫人物通訊稿還是事件通訊稿,都不能單單只寫人或事,這會使得通訊稿空空洞洞,毫無生命力。最后角度一定要新穎,寫作方法一定要靈活多樣,方能使文章不拘一格,引人入勝。
龍副主編的這堂課,從新聞寫作最基礎的地方開始講起,可以幫助剛接觸新聞寫作的人打好新聞寫作基礎,更快的步入新聞寫作的正軌。在平常的報送信息中,我們要學會發(fā)現(xiàn)新聞——從工作中、從會議中、從文件中、從社會活動中、從基層采訪中、從媒體中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材料。要學會策劃新聞——以黨委政府關注點為切入口進行策劃;以百姓關心點為切口進行策劃;以本行業(yè)本系統(tǒng)的重點工作為重點進行策劃;以重要時間節(jié)點為契機進行策劃。
張光金老師表示,一幅好的新聞攝影作品,一定要做到主題鮮明、主體突出、畫面簡潔幾點。
主題鮮明——一幅好的照片一定要有一個主題,它可以反映一個重大事件,可以講一個故事,可以交流情感。在很多情況下,一張好照片里所表現(xiàn)的人和事物,不應該僅只對你個人有意義。在這一部分,他列舉了會場拍攝的一些要點。會議怎么拍?首先你要對會議有所了解,其次你拍攝的照片應該涵蓋會場、主席臺、主要領導講話、會場花絮、會議結果等幾個鏡頭。
主體突出——一幅好照片只能有一個中心,它總是把觀眾的視線吸引到能夠表現(xiàn)主體的最重要的事物上面。最主要的人物,一定要將他拍攝的最突出,要將他放在黃金位置,讓人一眼就能明了他的重要性。
畫面簡潔——只攝取那些對表現(xiàn)主題至關重要的東西,排除或壓縮對主題起分散作用的東西。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也很簡單,可以利用大光圈,虛化前景背景,也可以后期裁剪,突出主題。
張光金老師的新聞攝影課程,可以讓我們準確的把握平時報送的信息中拍攝簡單的新聞照片的一些技巧,對宣傳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宜賓市總工會本次宣教文體業(yè)務培訓安排的課程,對提升我們企業(yè)宣傳工作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網絡發(fā)達的今天,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面對網絡輿情的應對方法,學習新聞寫作和攝影技巧,為公司的宣傳工作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如何正確監(jiān)看和應對網絡輿情
為進一步提高大家對互聯(lián)網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和對網絡輿情的引導能力,宜賓市總工會邀請市委宣傳部網絡輿情中心負責人陳亞鵬為各工會代表做了一堂題為“如何正確監(jiān)看和應對網絡輿情”的培訓課。短短兩個小時的課程,囊括了陳主任從事輿情處理工作多年的精華經驗,聽后獲益匪淺,對各單位今后處理網絡輿情有巨大幫助。陳主任將網絡輿情管理的具體做法歸納為——加強日常監(jiān)測、鎖定監(jiān)測主要渠道、將輿情內容進行分類、規(guī)劃網絡輿情的監(jiān)測周期、輿情閱評工作、敏感問題重點查辦、組建網絡發(fā)言人隊伍、尋求意見領袖、加大與網民的溝通等九種。他提到,處置輿情需要經過發(fā)現(xiàn)、研判、處置三個關卡,而應對這三個關卡必須運用好看、快、刪、回、引、沉、教、評八個至關重要的字。
第一個字“看”,就是要善于監(jiān)看發(fā)現(xiàn)輿情,確保及時監(jiān)看無遺漏。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重點關注九個方面:一是涉政治類的;二是涉領導干部的;三是涉社會穩(wěn)定的;四是涉突發(fā)事件的;五是涉環(huán)境保護的;六是涉弱勢群體的;七是涉民生民本的;八是涉行政執(zhí)法等敏感話題的;九是“事小影響大”的。比如作為自來水公司,我們應該重點監(jiān)測涉及社會穩(wěn)定、突發(fā)事件、環(huán)境保護、弱勢群體、民生民本等幾個方面的輿情。監(jiān)看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運用多種搜索引擎,通過百度、搜狗、360等,利用關鍵字直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信息,是最常用、最直接、最經濟的一種方式。二是運用監(jiān)測軟件監(jiān)看輿情,這能有效提升監(jiān)看水平和發(fā)現(xiàn)能力。陳主任為大家推薦了三款比較常用的輿情監(jiān)測軟件——輿情早報網的輿情秘書、四川新聞網的麻辣棱鏡、蟻坊公司的鷹擊。三是加強重點網站巡查盤查,就是要經常性地、不間斷地瀏覽可能會關注你的媒體和網站,特別是一些本地網站。例如我們宜賓地區(qū)就要經常關注宜賓零距離論壇、宜賓新聞網、互動宜賓、金江論壇、大宜賓論壇等。
第二個字“快”,首先要做到研判快,要快速的研判輿情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有無社會情緒基礎;二是信息是否對稱;三是有無民族宗教因素;四是有無利益群體參與;五是有無外國勢力插手。其次要做到回應快,要堅持網上快回應、線下快處置、結果快公報。例如2011年四川會理的“懸浮照”事件,就因該縣一名工作人員PS領導視察公路建設照片引起的,結果被網友瘋傳、惡搞。輿情出來后,當?shù)夭]有采取封堵和查刪的辦法,相反是當事人馬上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道歉,順便還在道歉信下方帖發(fā)了許多當?shù)芈糜蚊勒眨@得大量網友點贊,這就將負面輿情轉化為了正面宣傳。最后要做到處置快,要確保處置快就要做到四個第一時間:事發(fā)后第一時間、記者到達前的第一時間、媒體報道前的第一時間、輿論形成前的第一時間。在事發(fā)后的第一時間要做好雙處置:突發(fā)事件處置與媒體溝通同步;確保發(fā)言人進入第一知情圈、決策圈、行動圈;公眾參與進入響應狀態(tài),積極參與事件處置全過程。而在記者到達前的第一時間,一線處置團隊必須一有統(tǒng)一口徑、二有授權、三有全能團隊,主動引導、專業(yè)爆料、專人服務、全程陪同。在媒體報道前的第一時間,我們自身要利用官方網站、官方微博等第一時間發(fā)布官方消息,引導輿論導向。
第三個字“刪”,就是要對不良輿情或負面信息及時進行刪除。要建立快速刪帖通道,加強和網站媒體的溝通;要特別注重發(fā)揮群眾的舉報作用,各地各網站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得到輿情信息后,要及時對負面信息進行刪除,對不能刪除的帖子,要及時采取其它方式進行輿論導向挽救。
第四個字“回”,對研判需要回報的輿情,回復務必要及時、慎重和規(guī)范。突發(fā)事件類輿情要盡快了解大致情況,予以及時巧妙的回復;投訴舉報類輿情,要迅速調查核實,并第一時間向舉報者表示我方對他所述之事的重視;意見建議類的輿情,要采用“我們會認真研究,并積極采納”等態(tài)度積極的回復格式。
第五個字“引”,引就是引導,網上輿論引導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發(fā)布主題帖引導,通過精心策劃,從一開始就要主導網上輿論導向;一種是發(fā)官方微信微博引導,主動@各大官方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號,澄清事實。除此之外,引導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幾個原則:主動出聲定義事件、不斷更新補充信息、如有謠言及時回復、按照情況選擇圖、如果被@先證真?zhèn)?、運用知識科學方便、如有爭議客觀發(fā)聲音、引導議題另辟角度、密切觀察視情況而定。在“引”這個過程中,陳主任提到了幾種比較常見的處置方法,分別是——誠意致歉、改善行動、取悅逢迎、行為正當化、托詞辯解、攻擊謠言、堅決否認。
第六個字“沉”,即是通過技術處理來防止網上輿情炒熱。做法就是:將置于網站首頁或前幾個跟帖中的帖文下沉,減輕關注度。(沉后不要頂帖)學會將輿情“鎖”“聚”“收”。
第七個字“教”,利用會議統(tǒng)一思想,加強職工法制教學。
第八個字“評”,就是積極做好正面評論,撰寫網評文章,將輿論的風口轉向有利于己方的一邊。例如在洪澇中,突出報道雨中辛苦執(zhí)勤的交警,就會弱化網民對洪澇的抱怨,轉而向交警致敬,這樣輿論的導向就會轉向對政府有利的一方。
當前,企業(yè)應對輿情的傳統(tǒng)辦法已不足以應對新媒體環(huán)境。如何適應網絡化、信息化的挑戰(zhàn),不斷提升快速應對網絡輿情、正確引導網上輿論的能力,有效提高科學處置網絡輿情事件的能力,建立完善應對網絡輿情的工作機制,是當前企業(yè)面臨的一項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新任務,也是企業(yè)發(fā)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因此,陳亞鵬主任的這一堂課,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二、新聞寫作知識和技巧
新聞寫作與政府、企事業(yè)單位的宣傳息息相關,是宣傳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宜賓市總工會專門邀請了《宜賓日報》副總編輯龍春,來為我們主講“新聞寫作知識和技巧”這一堂課。龍副總編提到:作為政府、企事業(yè)單位,我們常用的新聞寫作種類主要是消息和通訊。
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新近發(fā)生的、有價值的、群眾最關心的事實。消息的結構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束語四個部分。
導語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是消息中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和最精辟的議論,以吸引讀者。龍副總編列舉了消息導語常用的幾種寫法:一種是敘述法,簡明扼要的寫出主要事實、經驗或對全篇事實材料進行綜合概括,揭示主要內容;第二種是提問式,把消息中要解決的問題或要介紹的經驗、做法以設問的形式提出來,然后用事實作答;第三種是描述式,對富有特色的事實或有意義的一個側面,用簡介的筆墨進行形象描述,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第四種是評論式,是對所報道的事實先做出評論性結論,然后用具體事實來闡明;第五種是引用式,即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義的語言作為導語。
主體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導語,闡述導語所揭示的主題,或回答導語所提出的問題。它的寫作需要做到: 一、要主干突出,要去頭緒,剪枝蔓,與主題無關的要舍棄,次要的要簡略。二、要內容充實,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其內容必要具體充實,這樣才有說服力,導語提出什么問題,主體就要回到什么問題,這樣才能緊扣中心,突出重點。三、要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要恰當?shù)膭澐侄温?,有條不紊地展開敘述,而安排出層次的順序, 龍副主編列舉了以下幾種——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相結合。
結語是消息也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話,闡明消息所述事實的意義,使讀者對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而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段,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應新聞事件或典型任務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的特性是嚴格的真實性、報道的客觀性、較強的時間性、描寫的形象性。
那么如何寫好通訊稿件呢?龍副主編從四個方面詳細的為我們講解了她多年寫新聞通訊稿件的經驗。首先要主題明確,有了明確的主題,取舍材料才有標準,起筆、過渡、高潮、結尾才有依據(jù)。其次材料要精當,按照主題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選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寫進去。再者寫人離不開事,寫事為了寫人,無論寫人物通訊稿還是事件通訊稿,都不能單單只寫人或事,這會使得通訊稿空空洞洞,毫無生命力。最后角度一定要新穎,寫作方法一定要靈活多樣,方能使文章不拘一格,引人入勝。
龍副主編的這堂課,從新聞寫作最基礎的地方開始講起,可以幫助剛接觸新聞寫作的人打好新聞寫作基礎,更快的步入新聞寫作的正軌。在平常的報送信息中,我們要學會發(fā)現(xiàn)新聞——從工作中、從會議中、從文件中、從社會活動中、從基層采訪中、從媒體中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材料。要學會策劃新聞——以黨委政府關注點為切入口進行策劃;以百姓關心點為切口進行策劃;以本行業(yè)本系統(tǒng)的重點工作為重點進行策劃;以重要時間節(jié)點為契機進行策劃。
三、新聞攝影技巧
新聞攝影課程是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宜賓日報》高級記者張光金老師為我們主講的,因為課程中張老師選取了大量的攝影作品進行剖析,報告中無法呈現(xiàn),所以這里只選取對我們平時工作有用的一部分進行闡述,也就是新聞和紀實攝影的一些技巧。張光金老師表示,一幅好的新聞攝影作品,一定要做到主題鮮明、主體突出、畫面簡潔幾點。
主題鮮明——一幅好的照片一定要有一個主題,它可以反映一個重大事件,可以講一個故事,可以交流情感。在很多情況下,一張好照片里所表現(xiàn)的人和事物,不應該僅只對你個人有意義。在這一部分,他列舉了會場拍攝的一些要點。會議怎么拍?首先你要對會議有所了解,其次你拍攝的照片應該涵蓋會場、主席臺、主要領導講話、會場花絮、會議結果等幾個鏡頭。
主體突出——一幅好照片只能有一個中心,它總是把觀眾的視線吸引到能夠表現(xiàn)主體的最重要的事物上面。最主要的人物,一定要將他拍攝的最突出,要將他放在黃金位置,讓人一眼就能明了他的重要性。
畫面簡潔——只攝取那些對表現(xiàn)主題至關重要的東西,排除或壓縮對主題起分散作用的東西。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也很簡單,可以利用大光圈,虛化前景背景,也可以后期裁剪,突出主題。
張光金老師的新聞攝影課程,可以讓我們準確的把握平時報送的信息中拍攝簡單的新聞照片的一些技巧,對宣傳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宜賓市總工會本次宣教文體業(yè)務培訓安排的課程,對提升我們企業(yè)宣傳工作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網絡發(fā)達的今天,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面對網絡輿情的應對方法,學習新聞寫作和攝影技巧,為公司的宣傳工作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信息來源:黨群部 彭耀瑩